您的位置:聚财网 > 财经

N型光伏项目进入招标、开工活跃期新型电池量产效率屡创新高

[07月10日 19:41] 来源:聚财网 编辑:子墨   阅读量:17207   
N型光伏项目进入招标、开工活跃期新型电池量产效率屡创新高

“今年N型光伏真热闹。预计到今年三季度末,行业内技术路线的选择会更加清晰。从最近的情况来看,N型项目的招投标和建设都很活跃。”近日,某头部光伏厂商在与证券时报·E公司记者交流时,分享了他对当前N型光伏市场的观察。

事实上,近三周以来,N型光伏新项目的投资和量产计划频频公布。其中既有金高科技、晶科能源、天合光能等头部厂商,也有金刚玻璃、华盛新能源等新秀厂商。从新公布的N型项目规划来看,N型产能整合布局的趋势越来越清晰。

目前是光伏技术从P型向N型切换的关键阶段。上述厂商之所以重视技术路线的选择,是因为不同的N型技术具有不同的成本、转化效率和企业禀赋,因此在路线选择上表现出不同的倾向。总的来说,HJT主要是菜鸟厂商布局,拓普康更受龙头厂商青睐,而爱旭股份则选择了ABC电池路线。其宣称的光伏无银能否带来真正的竞争力,还有待观察。

N型迭代的趋势越来越清晰。

7月6日,艾康科技发布公告称,公司控股子公司与迈威股份签订采购合同,向迈威股份购买两台太阳能210半片异质结电池全线设备,每条生产线产能超过600MW。交割完成后,公司将实现约2GW的异质结电池自有产能。

艾康科技并不是唯一有兴趣在不久的将来购买HJT设备的制造商。6月中旬,金刚玻璃发布公告称,决定以公司新设立的控股子公司金刚一德为主体,投资建设4.8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。初步估算总投资41.9亿元,建设期18个月,分两期建设。金刚玻璃是国内较早投资HJT生产线的企业,现已具备1.2GW的异质结产能

华新能源是目前HJT最大的制造商。上月底,该公司发布了G12系列组件,采用210大尺寸HJT特种电池和单面微晶技术。该系列组件由宣城二期电池及组件生产线生产,平均组件功率680-700W,最高可达710W,比同版本PERC组件高50W左右。

据华声新能源董事长徐小华透露,公司将力争成为全行业首家HJT组件出货量超过1GW的厂商,力争今年三四季度实现制造端毛利;产能规划方面,除了在建的计划产能7.5GW外,今年公司产能将达到2.7GW。到2023年底,HJT的产能将超过10GW。

拓普康阵营也有了新的进展。上月底,晶科能源“尖山二期11GW高效电池及15GW组件智能生产线项目”作为浙江省重点项目参加了集中开工仪式,项目将采用拓普康路线。

Crystal Energy现在拥有16GW的TOPCon产能,是TOPCon最大的制造商。其中安徽合肥8GW的拓普康产能已满负荷,浙江海宁8GW产能已于今年2月投产,已满负荷。晶科今年N型组件的出货目标是达到10GW。

从上月底到本月初,金高科技还签约或启动了多个项目。一是与扬州经开区签订10GW高效电池项目投资协议,总投资26.2亿元。紧接着,其曲靖基地的10GW高效电池和5GW高效模组项目也举行了奠基仪式。记者从京奥科技了解到,曲靖和扬州基地确实有N型电池的计划,但具体技术方案还有待招标、签约等细节跟进。今年5月,京奥发布了首款N型组件DeepBlue 4.0 X,采用了N型Bycium+钝化接触电池技术。

电池龙头企业爱旭选择了不同的路线。上月底,公司发布了ABC电池及组件,公司称之为N型新一代的跨越式技术方案。据悉,ABC电池采用背对背接触式结构,电池背面有正负极金属触点,正面无电极栅,可接收100%太阳光。

另外,N型产品的报价也越来越正常。其中,TCL中环N型硅片最新报价比首次报价上涨5%以上;一款新能源N型电池和组件相比之前的报价也有很大的涨幅。

集成N型电容的布局

无论是晶科还是金高,实施N型产能垂直整合布局的态度都非常明确。

如京奥与扬州经开区签约时,公司提到,项目投产后,将进一步扩大公司高效电池产能,提高整合产业链各环节的匹配度;从京奥近期披露的几份扩产公告来看,也在强调“整合产能”的相关字眼。

上月中旬,天合光能宣布投资青海西宁新能源产业园项目,成为又一家垂直整合布局的光伏厂商。n型产能也是这个拟新项目的关键词。

天合光能在机构调研中表示,行业正在走向N型迭代的新阶段。为巩固公司作为电池、组件和解决方案龙头企业的地位,提高在下游市场的市场份额,公司认为有必要建立部分N型独立产业链,引导行业向N型转型,保障天合光能N型210/210R电池组件主材供应。

据调查,拓普康技术将提前应用于天合光能的N型产能。按照天合光能的说法,公司是以N型拓普康技术入选超级技术领军示范项目的光伏企业;公司认为拓普康已经达到高效率低成本量产阶段,是本次发行的首选技术路线。目前天河8GW生产线正在建设中,相应的技术参数也有战略目标。

爱旭股份的举动也体现了N型光伏一体化的趋势。在发布ABC电池技术的同时,公司还带来了ABC组件的四种规格,包括54、66、72、78件。公司宣称可以覆盖各类应用场景,在相同受光面积下,与主流P型组件相比,ABC组件全生命周期发电量提升11.6%。同样,TCL中环不仅供应N型硅片,还扩大下游元器件产能。

记者注意到,晶科和金高也在加强供应自己的N型硅片“弹药”。金高科技负责人告诉记者,公司还将生产N型硅片,发挥垂直一体化优势;晶科能源表示,今年公司产能整合率将继续提升,包括硅片环节N型产能持续生产。此外,HJT新秀制造商华盛新能源也规划了一期硅片项目,涉及1.8GW的N型硅片产能。

当然,一体化产能并不绝对意味着制造商内部上下游产能的1:1分配。天合光能提到,公司并没有特别追求产能、生产时间、产量的完美匹配,而是坚持与供应商的开放合作。公司将强化终端领先地位,推进N型升级,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供应商在该方向发力。

一位头部电池厂商向记者指出,即使集成厂商都在扩充电池容量,但目前集成厂商的电池和组件容量都没有按照1:1的比例配置,最高的是0.8:1。所以专业化的电池厂商还有很大的空间。

电池生产效率互追。

对于不同的电池技术,转换效率无疑是最重要的指标,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理论效率、实验室效率和量产效率。记者获得的一份不同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对比显示,拓普康和HJT的理论效率高于PERC的效率极限24.5%,相差约28.5%。HJ的最高实验室效率是隆基创造的26.5%,高于拓普康的26%和PERC的23%。在大规模生产效率方面,拓普康和HJT都是24.5%。

记者注意到,晶科能源刚刚启动的尖山二期项目,目标之一就是拓普康电池的平均量产效率要达到25%以上。根据公司此前披露的数据,拓普康的量产转化效率已经超过24.6%。天合光能的数据显示,公司早期的500MW TOPCon中试线最高效率达到25.5%。

针对拓普康厂商发布的效率目标,一位头部光伏厂商告诉记者,到今年年底,拓普康的量产效率确实会达到25%。相比之下,HJT的量产效率已经被拓普康超越,而且因为生产线成本还比较高,所以HJT的工业化进度必须加快。

在这位人士看来,HJT距离量产还有一段距离,但HJT的产能扩张意味着需要大量融资,所有参与者也有意将HJT的量产预期提高一个档次。“HJT量产的实际进度要注意每年的出货情况。如果像宣称的那样转化效率高,成本低,新开工项目多,按照这个逻辑,HJT组件的出货规模会快速增长。”

根据华声新能源不久前披露的数据,华声HJT二期项目电池批次平均转换效率为24.73%,冠军电池效率为25.1%,整个模块面积转换效率超过23%。

根据东吴证券的判断,今年HJT的产能扩张将超过30GW,而此前的预测为20-30GW。该机构认为,HJT行业新进入者发展迅速,希望在老龙头进入之前占据关键时间窗口,获得先发优势。

爱旭股份还披露了农银科技的几个关键数据。比如电池的平均量产效率高达25.5%,组件的量产效率高达23.5%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ABC电池似乎暂时领先于HJT和拓普康。同样值得关注的是,爱旭宣称ABC电池可以告别银用于光伏。

事实上,减少银的用量的确是降低N型光伏技术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。苏州静音总经理姜山表示,HJT电池的银浆消耗量约为常规PERC电池的两倍,电极成本是制约其大规模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。用镀银铜代替锡膏是必然的。据悉,华盛新能源已经开始推出镀银铜浆。

按照艾旭的说法,银浆是光伏电池的核心辅材,降低银浆消耗一直是电池环节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途径。ABC技术的非银化是光伏降成本的里程碑式进展,在硅成本不断攀升的当下意义重大。不过,业内对爱旭的无银技术还是有所保留的。“资本市场很难轻易相信所谓的黑科技,更别说里面的产业从业者了。至于真实情况,还需要时间去验证。”

从电池技术的迭代来看,隆基绿能的选择还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。然而,最近有越来越多的传言称,隆基将采用HPBC技术。此前,隆基对泰州隆基乐叶项目进行技术改造,并向迪尔激光采购设备订单,被业内认为与HPBC科技有关。记者获得的信息显示,HPBC电池理论最大效率为28.7%,实验室最大效率为26.1%,生产线标称效率为24.7%。然而,HPBC的生产线产量、设备投资成本和组件价格仍然未知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热门文章

  • 卖酒的茅台、卖醋的恒顺醋业、卖车的五菱宏光纷纷入局冰激凌成了跨界新宠?

    卖酒的茅台、卖醋的恒顺醋业、卖车的五菱宏光纷纷入局冰激凌成了跨界新宠?

  • “中考”放榜!64家百亿级私募还在“坑里”“冠军魔咒”再次应验?

    “中考”放榜!64家百亿级私募还在“坑里”“冠军魔咒”再次应验?

  • 韩国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40.7%

    韩国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40.7%